家长专区 - 社区服务 - 学院简介 - HKU SPACE Community College
Skip to main content

Special Announcement

重要通告

  • 致中国内地申请者的重要通知 (详情)

     

    学院声明 (详情)
     

家长专区

各位家长你们好!欢迎浏览香港大学附属学院网站。

放榜篇

今年,你们的子女除了要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试外,还需要面对一个重要的升学抉择。

作为家长,当然关心子女的成绩及前途。现今,家长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以前高,加上社会资讯发达,不难从不同的渠道如互联网等获得所需资料。放榜在即,家长作为子女最重要的同行者,除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外,亦需给予子女无限的关怀。

我们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入手,为子女放榜作出更好的准备。

- 预计成绩,订定不同的方案
- 认清不同的升学途径和选择
- 了解子女的兴趣和能力
- 厘清子女的目标和期望
- 搜集不同课程的资料和留意有关的收生要求
- 注意不同院校的报读日期和面试安排
- 观察子女的情绪和压力情况
 
 

预计成绩,订定不同的方案

家长需要耐心和子女因应每个学科的考试表现,预先估量各科有可能出现的最好和最差成绩,计算最佳五科的分数,以评估自己联招的胜算,或成功入读心仪学科的机会。万一不幸失手,亦应制定后备方案,报读副学士、高级文凭课程、基础专上教育文凭或毅进课程等。

 

认清不同的升学途径和选择

自2000年开始,政府锐意发展香港的高等教育,目标是在十年内,让香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六十。现时升学的途径也大大增加,家长必须多了解可供子女选择的升学途径,如副学士、高级文凭、或自资学士学位的特色和收生要求,以作出最适合子女的选择。

 

了解子女的兴趣和能力

我们深信,每个年青人都拥有自己的优点及强项。既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、家庭,有著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朋友,自然也发展出不同的兴趣和喜好。要做好一件事,必须先对它产生兴趣;若要有效完成这事,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应付。读书和升学一样,必须先找到自己的兴趣,再检视自己的能力,才会做出好成绩来。

 

厘清子女的目标和期望

家长可多与子女沟通,了解他们读书和升学的期望,并接纳和尊重子女,信任他们会为自己的目标尽力而为。因此,我们建议家长与子女作深入讨论,认清他们的志向和就业兴趣,并给予合适的建议。父母不宜强加自己的主观期望於子女身上,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目标。

 

搜集不同课程的资料和留意有关的要求

现时香港高等教育课程种类繁多,开办副学位的院校已有二十多间。各院校的定位、科目、课程内容、支援服务、师资质素、学费、收生人数和入学要求等,都可能不一样。家长可多搜集资料以作比较,并选择合适子女的院校。有关各院校开办之课程,详情可浏览iPASS经评审专上课程资料网「自资专上教育资讯平台」

 

注意不同院校的报读日期和面试安排

为方便同学报读,一些院校放榜前会举办课程资讯日及预约面试安排。一些较受欢迎的课程更会额满即止,以致较后期报读的同学,只可以以后补名单轮候。因此,我们建议家长要留意心仪院校的课程资讯日,及早报读,增加子女被取录的机会。子女亦可透过课程资讯日及面试,提升对报读院校和课程的了解。

 

观察子女的情绪和压力情况

中学文凭试放榜,对子女来说始终是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,皆因所获得的成绩,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选择和路向。因此,他们很自然会感到压力,也较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。若果压力和情绪得到适当的纾解,日常生活一般不受影响;否则,他们有机会会显得没精打彩,失去动力,出现焦虑不安、烦躁或抑郁的表现,影响他们的思路和抉择能力。家长应留意子女的精神健康状况,给予最大的支持和鼓励。

社会上有机构,为有子女放榜的家长,提供更多的意见和指引:

 

大专学习篇

子女现已完成中学课程,正式踏入大专学习,并开展一个崭新的学习阶段。相信你们已透过学院的网站、课程概览、升学资讯日和家长会面等,对学院课程内容和学习生活有初步认识。然而,此刻你们脑子里可能仍充满疑问,也不清楚自己应如何协助子女将来的学习。

建议家长的角色

当子女的身份由中学生转变为大专生,家长也需适时调整自己的角式和管教模式。这时候,子女正式踏入早期成年阶段,处於认知发展和道德培养渐趋成熟的时期,他们需要为将来继续升学或就业,作出计划和选择。

这个阶段,除了子女感到压力和挑战外,家长或许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。很多家长会问,应该继续捉著子女的手去行这条路,还是要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行走?我们的建议是,家长应学习逐步放手,让子女学习独立,和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任。我们知道,要家长对子女完全放手,任由他们行事,絶对不是易事。然而,没有家长「放手」,子女岂能「接手」,为自己培养出一套合适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法呢?对子女来说,这个经验绝对富启发性和教育意义,亦是他们学习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好机会。

因此,家长在这时候应培养子女独立处事,鼓励子女多搜集资料,自己学会做决定。家长不宜每事询问或事事干预,在适当的时候或当子女求助时,才给与适切的意见和帮助。在大专学习的过程中,朋友、同学、老师、辅导主任等,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协助和意见,以回应他们在升学、就业或个人发展上的不同需要。

 

当家长对子女学习有担心的时候 … …

从这一刻开始,就让子女自己好好充份探索第一年的大专学习吧!

从我们的经验来看,很多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,往往能发展出自己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适应到学院的学习生活。他们能结交到一些朋友和同学,一起学习和做小组习作;当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,会把握课堂以外或个别谘询的时间,向老师发问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,子女大多能够适应下来。你只需支持及关注他们,鼓励他们分享,并相信他们有能力面对便可。

然而,当子女接触不同的新事物,并实践各种新方法时,或许容易出现不同的情绪,可能有快乐、焦虑、兴奋及忧愁等感受。当你们发现子女有情绪及适应困难时,应鼓励他们及早寻求帮助。『学生辅导及个人发展服务』有提供辅导服务,可帮助子女面对这些学习和人生的挑战。

 

大专学习的第一年

新生踏进大专学习时,往往需要适应很多的转变。首先,他们并不需要穿校服上学,自己可选择有兴趣的学科和编配上课时间表等。此外,他们需要适应较互动的学习模式,主动学习,上课时要多参与讨论,下课时多搜集资料,进行小组习作和滙报等。课余时间,学院有著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,为学生提供全人发展的教育,例如学生会活动、学术、运动、文化、社会、义工服务、体验式学习等,可丰富子女的首年大专学习历程,并要为来年的主修、课程、和计划将来升学或事业等下决定。

 

18岁以下的学生 (未成年学生)

自2012年转换新的教育学制后,中学教育由七年转为六年,有些学生中学毕业后,可能还未年满18岁。在法律层面上,他们还未是成年人。虽然学院会因应不同的情况,考虑及作出必要的措施,处理有关未成年学生的学习事务。然而家长或监护人仍需负上应有的责任,学院不会替代执行家长的职责或担当家长的身份。

 

学生的私隐

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私隐和权益。每个香港大学附属学院的成年学生,均受到《个人资料(私隐)条例》所保障。学院只会直接与学生联络,处理和讨论学习事宜,例如:缴交学费、选择课程、上课时间表、各科出席情况、考试安排、各科成绩和毕业等级等。因此,我们强烈建议家长应与子女保持紧密的沟通。

然而,个人私隐保障并不适用於一些紧急情况,例如:预防及纠正违法行为、预防学生身体或精神上受到严重的伤害等,在这些特别情况下,学院定会与家长通力合作,以学生的福祉为首要考虑。

 

享受丰盛大专学习的十项建议

家长可提议子女参考以下十项建议,从而有效适应大专学习和丰富其成长经验。

  1. 有效分配时间。大专的上课时间较弹性,不像中学般那么密集,同学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性,去为自己安排学习和上课时间。
  2. 订定高而合理的期望。同学可因应自己过往公开考试的表现,订定合适的目标,切勿给与自己太大的压力和太高的期望。
  3. 学会主动学习。大专学习著重老师和学生的互动,学生於课堂上要多参与、多讨论、多发问,亦要求学生主动去找参考资料和阅读书籍。
  4. 开放自己,多认识朋友。大专学习要求同学提交小组习作和进行小组滙报,因此同学若能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定能为学习达致事半功倍的果效。
  5. 保持身心健康。同学应保持均衡饮食,作息和饮食定时,安排充份的睡眠时间,多作运动和保持身心开朗。
  6. 扩阔视野,增广见闻。除学习外,同学应多留意时事,把握机会参与学院或学生会举办的各项学生活动;若经济能力许可,可参与一些学院举办的国内或海外交流活动,提升国际视野。
  7. 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。学院老师、学生会、学生辅导及个人发展服务,会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,例如:学术、社会、文化、体育和个人成长的活动,同学可因应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参与。
  8. 定期浏览学生学习平台。学院会定期在学习平台发放有关学习的通告和上课的教材,同学需定期留意和细心阅读通告,并自行下载有关教材进行学习。
  9. 出席学院举办的升学活动。学生辅导及个人发展服务,会定期举办很多有关非联招报读大学的讲座和工作坊,为同学将来升读大学作出充份准备。
  10. 定期浏览『学生辅导及个人发展服务』的网站。网站除定期张贴即将举办的活动外,亦提供丰富的资讯,包括升学、就业、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等有用资料,为学生提供全人发展和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