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香港01》DSE2023|Band3生宁弃大学取录 读副学士后如愿获5大学学系招手
2023年06月09日中学文凭试(DSE)将于下月放榜,可能是考生人生阶段的转捩点,目前正就读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副学士课程(HKU SPACE CC)的伍慧芝,曾经为一张成绩单而纠结。当年她放榜后因为未能如愿获三大取录,毅然只身赴南京的大学读书,几经波折,她选择回港就读副学士课程衔接大学,现已获本港5间大学学系有条件取录(conditional offer),包括自己心仪的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。
同一个目标,可以有不同道路抵达终点,对于慧芝而言,尽管考入大学之路蜿蜒曲折,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浪费时间,反之认为失败令她走少一点路:「唔好嘥太多专注力放喺呢一个阶段慨失败,其实越早失败,反而对未来系会更加快去搵到自己慨目标,反而可以行少啲弯。」
慧芝数年前从Band 3中学毕业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文凭试最佳五科考获20分,成为她所属学校唯一一个考获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,当时她虽然获浸会大学取录,但始终不是心仪的三大,最终决定给予自己另一个挑战——赴南京东南大学修读工程学系。
曾经以为对工程学科有兴趣
「当时校长都觉得好失望,点解唔拣香港的大学慨offer,要去内地,因为好难得先出咗一个(准大学生)。」慧芝兴趣广泛,中学修读视觉艺术及物理,毕业后希望赴内地修读工程,皆因认为工程学可以与自己过往所学知识结合,加上对中国研究有兴趣,希望可以亲身体验内地文化。不过,这一个选择令她感到挫折:「因为我呢个人好钟意尝试,我乜都感兴趣,亦都冇乜失败慨经验,咁不如我就试吓工程学,结果一试就出问题,原来好唔适合呢一科」。
正正因为尝试过,她才意识自己更加适合文科,在南京读了一年课程,就决定回港就读香港大学附属学院的副学士课程,重新开始探索自己喜欢的科目。
赴南京攻读一年 毅然返港读副学士
她于过去两年,曾经钻研心理学及教育,认为自己喜欢与人接触,并且向往探索世界,最终确定自己的志向,希望服务社会及到国际舞台做有意义工作,目前主修政府及国际研究。她首三个学期的成绩平均绩点(GPA)均达4,目前已获本港5间大学学系有条件取录(conditional offer),包括她梦寐以求入读的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系。
伍慧芝(Elise)目前就读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副学士课程,现已获本港5间大学有条件取录(conditional offer)。 (夏家朗摄)
慧芝坦言,考入大学的过程甚具压力,家人亦曾抱怨,如当年中学毕业直接入读浸会大学,如今23岁的她应该毕业,但她认为自己不曾走错路,最终能如愿考入心仪大学,家人亦替她高兴:「明明之前大家都觉得我入到大学,点解我最尾兜兜转转,大学都冇,要读ASSO(副学士)。其实我兜兜转转都冇行错,反而我攞到更加多更加好慨offer(取录),畀我当时DSE成绩攞到慨更加好。」
寄语DSE考生勿专注某阶段的失败
慧芝说,倘当年直接升上大学,则会失去尝试不同学科的机会。尽管崎岖,她亦认为值得:「我慨思想系觉得唔可以嘥时间,当时喺南京读工程,勉勉强强继续读落去,我反而觉得系会嘥咗四年时间,我反而系呢一个不断尝试慨过程,发现到自己慨兴趣、自己适合慨方向,我反而摆更多慨时间,focus(集中)喺自己适合慨方向。」她寄语今届文凭试考生勿专注于某一个阶段的失败。
伍慧芝(左)及罗梓淇(右)均透过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副学士课程衔接本地资助大学。 (夏家朗摄)
读副学士后发掘其他兴趣
另一位同学罗梓淇(Abby)有着相似的经历。 Band 1出身的梓淇成绩不算突出,放榜之后最佳五科的成绩不足20分,虽然获自资大学取录,但不是其心仪学科,故决定就读港大附属学院文学副学士(语言及人文学科)作为衔接。她从中发掘了对流行文化研究的兴趣,包括音乐及电影赏析,并学习引用文献的技巧,为入读大学撰写论文打好基础,「以前可能中学就会注重背书多啲,反而去到ASSO(副学士)或者入大学,咁佢哋读书模式,文科就会比较着重写文,我都系用比较长啲慨时间,写到我好满意慨时候我先至交,咁样慨话我慨成绩都会跟住提升。」
梓淇坦言,过去在中学的挚友都升读她的理想大学— 中文大学,她将此视为前进动力和目标,在副学士进修的路上发奋图强。她与同侪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,在过去的学期中亦格外努力,最终得以实现目标,目前正就读中文大学文化研究课程三年级。
罗梓淇(Abby)中学毕业之后就读香港大学附属学院副学士课程,成功衔接就读中文大学文化研究课程三年级。 (夏家朗摄)
梓淇认为,就读副学士或高级文凭课程从来都不是一件很差的事情,反而亦是人生经历的一种。她从中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因为有着共同升学目标,更会一起奋斗,在刻苦的学习及丰富的生涯之中,找到平衡。
报导日期:2023/6/9
资料来源:香港01